2025-1-4 11:31 0227 所属专栏资讯
![]() 1、项目建设背景 电解铜箔是覆铜板、印制电路板和锂离子电池等制造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分为电子电路铜箔和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方面,目前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同国外企业尚有一定差距,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而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市场需求增长明显,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打破; 锂电铜箔方面,受新能源产业链需求快速增长推动,近几年锂电铜箔产能扩张明显,而随着锂电铜箔极薄化的发展,对能实现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的大直径、大宽幅装备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光伏镀铜方面,受光伏电池厂商“铜代银”降低生产成本的驱动,光伏镀铜装备的市场需求空间大。 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公司已具备 4-6μm 高强极薄铜箔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并拥有多个核心发明专利。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公司研发成果的转化速度,实现高端电解成套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打破芯片封装用极薄载体铜箔、高频高速电路用超低轮廓铜箔等高端铜箔的“卡脖子”问题,并有利于推动新能源电池用 PET 复合铜箔技术、光伏镀铜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并形成市场销售。 2、项目选址及用地情况 本项目选址于:西安经济开发区泾渭新城泾环北路以北、经一路以西,目前已经取得该项目用地的大部分土地使用权(已取得整体项目约 189 亩土地中的 156亩),剩余部分正在推进取得中。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紧抓行业快速发展机遇,满足市场日益增长需求 在电子信息领域,我国是全球第三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国家,也是全球第三大覆铜板生产国家,随着 5G、AI 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多高性能铜箔也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根据 CCFA、GGII 数据,我国 2023 年电子电路铜箔市场产量为 38 万吨,预计 2028 年我国电子电路铜箔出货量达到 45 万吨。在锂电池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进而带动锂电铜箔应用需求的增长。 根据 GGII数据,2023 年我国锂电铜箔出货量 53.5 万吨,同比增长 27.38%,预计 2028 年我国锂电铜箔出货量 120 万吨,2023-2028 年年均复合增速为 17.53%。此外,PET 复合铜箔技术凭借安全性与长寿命两大优势,光伏镀铜技术凭借“铜代银”降成本的优势,也成为当前市场追逐的热点,相关的核心设备厂商将最先受益。 综上,下游 PCB 铜箔、极薄锂电铜箔等市场的不断向好发展,以及 PET 复合铜箔、光伏镀铜带来的潜在机遇,给高端电解成套装备和关键核心材料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通过扩大电解成套装备、PET 复合铜箔成套装备及光伏镀铜装备的生产规模,有助于公司紧抓行业快速发展机遇,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2)促进高端铜箔的国产化进程,提高公司行业地位 由于电解铜箔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装备以及资质壁垒高,并且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使得行业门槛较高,进而导致电解铜箔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了强者愈强的局面。近年来,我国电解铜箔产量快速提升,已经成为电解铜箔主要生产国家,但国内企业生产的电解铜箔主要以常规产品为主,以芯片封装用极薄载体铜箔、高频高速电路用超低轮廓铜箔为代表的先进生产技术仍由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垄断,高端铜箔的国产化需求尤为迫切。 目前,国家政策鼓励高端电解铜箔产业的发展,解决核心电解成套装备产业化问题将有助于整个铜箔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电解铜箔的国产化替代。通过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的产业化,能够为我国下游电解铜箔企业提供技术先进的装备支撑,有利于促进高端铜箔的进口替代进程,进而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 (3)扩大优势业务规模,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陆续实施,我国电子电路铜箔需求增长,锂电铜箔规模不断攀高,PET 复合铜箔也不断向好发展,上游的电解成套装备及 PET 复合铜箔成套装备市场正迎来发展的最好机遇期。 目前,公司市场份额在国内外市场中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在行业成长期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指引下,公司亟需抓住机遇,加快国内外市场布局,提高公司营收规模,使公司行业地位得到提升。通过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的产业化,大幅提高电解成套装备及 PET 复合铜箔成套装备产能,以支撑市场快速扩张带来的产能需求;同时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高盈利水平。 4、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泰金新能,实施地点位于西安经济开发区泾渭新城泾环北路以北、经一路以西,已经取得该项目用地的大部分土地使用权(已取得整体项目约189 亩土地中的 156 亩),剩余部分正在推进取得中。建设期 2 年。 该项目拟建设高端高强极薄铜箔成套装备生产基地。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解决我国在芯片封装、5G 通信等领域用高端铜箔制造存在的关键装备“卡脖子”问题及光伏行业“铜代银”降成本的痛点问题,改变芯片封装用极薄载体铜箔、高频高速电路用超低轮廓铜箔等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有利于推动 PET复合铜箔技术、光伏镀铜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并形成市场销售。 5、资金的运用和管理安排 本项目建设拟投资 76,132.28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29,345.56 万元(其中配套建筑投入 12,674.24 万元),设备及软件购置费 25,795.00 万元,安装工程费 1,198.01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8,988.62 万元,预备费 1,789.72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9,015.37 万元。 6、项目的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人员招聘与培训、竣工验收等。项目从前期准备到交付使用拟建周期约为 24 个月。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 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政策,《“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这些政策对公司高端电解成套装备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为公司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另外,《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 年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等文件将高性能铜箔材料列为鼓励类产业,驱动公司高端电解成套装备的需求增长及技术革新。本项目建设主要是实现高强极薄铜箔成套装备的产业化,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和市场急迫需求,有助于国内铜箔行业全面转型升级,对芯片封装、5G通信、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提升意义重大。 (2)具备强劲研发实力与丰富技术积累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通过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和引进优秀的科研人才,不断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 此外,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钛基复合电极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绿色电解关键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稀有金属表面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电解铜箔成套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基于国家、省、市级课题或项目及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开展面向社会前沿、市场亟需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获得 209 项专利技术。 目前公司在电解成套装备上已拥有多项自己独立开发的核心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先进的生产技术。 综上,在对行业内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生产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技术经验,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及稳定的客户资源 公司能够提供以阴极辊、生箔一体机、表面处理机、高效溶铜罐及铜箔钛阳极为核心的完整铜箔生产线解决方案,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公司实现了用于电解铜箔生产的高晶粒组织和高导电性钛阴极辊、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和智能化生箔一体机的产业化,形成了极薄铜箔生产关键装备的成套解决方案,实现了进口替代。 凭借先进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公司深受下游客户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铜箔领域头部企业的信任,公司主要境内客户包括比亚迪、嘉元科技、中一科技、海亮股份、铜冠铜箔、江铜铜箔、江西铜博、德福科技、甘肃德福、百嘉达、湖北中科、建滔铜箔、深耕铜箔、金都电子、新疆亿日、圣达电气、金宝电子、湖南龙智等; 主要境外客户包括:匈牙利 Volta 能源(Volta Energy Solutions Hungary Kft.)、卢森堡电路箔业(Circuit FoilLuxembourg)、金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Co-Te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李长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CY Technology Corporation)、长春集团(Chang Chun Group)。 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将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7、资金运用与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 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将以现有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生产工艺,发挥技术优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随着项目的投产,公司将继续巩固和加强公司在高端电解成套装备领域的地位,同时不断推进 PET 复合铜箔成套装备、光伏镀铜装备等新产品的产业化,为进一步提高技术实力打下基础。 8、项目核准或备案情况 本项目已取得西安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于 2024 年 5 月 11 日出具的《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2405-610162-04-01-435837)和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于 2024 年 6 月 7 日出具的环评批复文件(经开环批复[2024]48 号)。 9、项目实施效益 本项目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35.83%,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09年(含建设期2年),预计达产后正常年份实现营业收入 397,500.00 万元,利润总额 61,643.88 万元,净利润52,397.30 万元。 10、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审批情况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有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物,公司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废气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包括焊接烟尘、切割粉尘及 HCL(氯化氢)等。焊接烟尘采取厂房内机械通风设施+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处理,切割粉尘由设备自带除尘器处理,HCL(氯化氢)通过吸收净化塔处理。 (2)废水防治主要措施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切割用水、超声波清洗用水以及生活污水。切割用水、超声波清洗用水经污水站收集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混流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固体废物防治主要措施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机油、金属废料及生活垃圾。废机油属危险废物,公司单独进行收集,并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金属废料等一般固体废弃物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后外售废品收购站;生活垃圾暂存于厂房内设置的分类垃圾桶,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 (4)噪声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源自各类生产设备运行噪声。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的传播;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择噪声低的设备,设置设备减震设施,并进行设备定期维护;生产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避免夜间运行高噪声设备,并尽量减少夜间交通运输活动。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
2025-3-20
2025-3-20
2025-3-17